今年,大连一些行业出现了“用工荒”,餐饮、服饰、食品加工等行业职员紧缺,家政服务更是出现了三四万的用工缺口。而对于这类用工紧缺的行业,大连当地的城镇劳动力资源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,已经难以满足产业进步的需要。
为此,今年4月份,市总工会启动“智能帮扶省内行”活动,与省内经济进步相对落后的区域工会协会拓展技能培训。大连总工会在丹东宽甸、抚顺清源、阜新、锦州义县、朝阳北票等地通过当地工会成立培训基地,由大连总工会负责进行系统培训后,直接输入到大连。期望通过这种模式,既能满足部分用工需要,又能帮助解决那些经济落后区域的劳动力输出问题。
记者毕重伟
伴随去年国家颁布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吸引,现在愈加多的农民工选择留在家乡,城里很多行业出现了“用工荒”,尽管薪资、福利待遇一涨再涨,可还是招不上来人,“缺人”成为很多企业十分头痛的事情。
市总工会拓展的“智能帮扶省内行”半年来为大连定向输送了500多人次的劳动力,但负责市总工会职工培训工作的大连工人大学副校长于延庆坦言,这只不过一种革新模式,或许会起到缓解用途,但对于我市整个家政服务用工缺口来讲,还是微不足道的。
50岁新宾老大姐大连再就业
今年已经50岁的靳淑芳,是辽宁新宾县人,今年4月份,一直下岗失业在家的她,在当地报名参加了免费技能培训机构,主要学习月嫂和家政服务,经过大连总工会职工培训中心近一个月的系统培训后,今年五一后,靳淑芳与30多名老乡一块儿到了大连,与大连好阿姨家政公司签订了就业协议。
在企业的安排下,靳淑芳在大连先后找到两份家政工作,得到了雇主的一定。靳淑芳与老人相处得十分融洽,彼此之间已经产生了深厚的感情。
职员紧缺只能接一半买卖
据统计,仅半年的时间,“智能帮扶省内行”活动便为我市定向输送了500多人次的劳动力,现在她们全部与好阿姨家政服务公司签订就业协议,并顺利上岗。
公司经理姜延麟表示,这部分经过系统培训后来到大连的农民工,在技能和综合素质上明显比以首要条件高不少,“工会这种做法对大家用工企业起到了非常大的帮忙,缓解了用工重压。”但姜延麟同时也表示,即使这样,家政缺口仍然非常大,“但从大家公司来讲,尽管大家在今年提升了薪资待遇,但还是缺人,天天拨打公司电话需要家政服务的电话约有五六十个,但因为公司实在排不开人手,因此只能接下其中一半的买卖。”
只不过一种尝试没办法解决问题
于延庆告诉记者,“智能帮扶省内行”,可以看做是市总今年在培训工作上搞的一次革新,通过这种培训模式,既解决了那些落后区域的劳动力输出问题,又在一定量上补充了大连的劳动力,是一个双赢的结果。同时,于延庆也指出,仅靠现在培训中心的这种革新模式,是没办法解决整个大连家政市场的用工缺口问题。于延庆表示,“假如大家大伙都能行动起来,将这种培训方法长期坚持下去,或许这种矛盾会得到缓解。”